北京国安和天津津门虎同样主打三中卫阵型大福证券,结果却天差地别。国安近3场狂丢11球,防线被球迷嘲讽为“呼伦贝尔大草原”,而津门虎却创下主场72天零失球的纪录,近6次对阵河南队全部零封对手。球员配置豪华的国安,为何反被“平民球队”津门虎碾压?关键在于两位主帅对战术的灵活运用,于根伟的“活”与塞蒂恩的“僵”形成鲜明对比。
于根伟的三中卫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动态切换。比赛中,津门虎能根据局势随时在三中卫和四后卫之间转换:一名边翼卫回撤形成临时边后卫,另一人保持前压,阵型在352和442之间无缝衔接。这种灵活性让对手难以针对性布防。例如对阵山东泰山时,津门虎突然变阵三中卫,彻底打乱崔康熙的部署,全场射门13次5次射正,完全压制对手。
而塞蒂恩的三中卫则显得刻板教条。即使面对边翼卫人员短缺(王刚年龄下滑、李磊状态不稳)大福证券,他仍坚持让攻击手林良铭、曹永竞客串边翼卫,导致防守漏洞频出。
津门虎的防守成功得益于全员协同。
队长王秋明透露,球队学习马德里竞技的整体防守理念大福证券,但并非照搬,而是根据球员特点定制化改造。例如对阵河南时,津门虎用“中场绞杀”战术限制外援阿奇姆彭,全场仅让对手完成1次成功突破。
展开剩余51%反观国安,中前场球员回防积极性不足,被调侃为“大爷踢法”。古加和达万的双后腰组合传球成功率仅78%,在高位逼抢下频频失误。塞蒂恩的高位防线要求与球员执行能力脱节,三中卫之间的空档常被对手利用反击打穿。
于根伟的临场调整同样展现功力。京津德比中,他下半场换上阿代米和石炎,前者登场3分钟即制造制胜球。本赛季津门虎替补球员累计贡献8球,谢维军、罗斯等“后手”屡建奇功。而塞蒂恩在斯帕吉奇意外伤退后,被迫派上19岁小将范双杰,但未及时调整战术保护薄弱环节,最终靠韩佳奇神奇扑救和横梁帮忙才勉强绝平。
球员使用策略折射两人差异。于根伟将巴顿改造为右后卫,杨梓豪与阿代米联动锁死吴兴涵;谢维军从前锋改打中后卫后表现稳健。而塞蒂恩让柏杨、吴少聪等球员固守三中卫,但缺乏针对性保护,范双杰与刘欢的“临时双塔”组合直接导致防守硬度下降30%。
津门虎的战术秘密还在于长期铺垫。
而国安则受困于阵容磨合问题,新援古加表现急躁,与队友配合生疏,塞蒂恩却未给出足够调整空间。
津门虎近3个主场场均只让对手3.2次射正大福证券,后卫解围成功率超88%;国安则近10轮仅拿13分,不足半程35分的一半。同样的阵型,因细节处理不同走向两极,这或许是中超最生动的战术课。
发布于:上海市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