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惠红网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7月14日,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上空,浓烟滚滚,战火冲天,数辆刚刚调往前线的叙利亚新国防军坦克,在以色列战机的轰炸中化为废铁。
这场突如其来的空袭,不仅打断了朱拉尼政府的南下计划,也将叙利亚再次推入血雨腥风的乱局之中。
谁也没想到,一次原本被朱拉尼视作恢复国家秩序的军事部署,如今却引来了以色列的强硬警告。
那么,以色列为何突然出手打击叙利亚军队?朱拉尼又为何要在此时强势南下?
7月13日,朱拉尼政府下令,调动六个精锐师组成的装甲纵队,自北部基地启程,浩浩荡荡南下苏韦达,而这次南下看似是一次内部平乱,实则背后暗流涌动。
苏韦达,这个位于叙利亚最南端的省份,与约旦接壤,虽不与以色列直接接壤,但直线距离不足百公里。
该地长期由德鲁兹人控制,这些信奉德鲁兹教派的少数民族,与以色列关系暧昧,早已在政治和军事上暗通款曲。
在巴沙尔在位时期,政府对德鲁兹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,换取表面稳定,而朱拉尼上台后,军事背景出身的他,显然不愿再容忍这种半独立的状态。
于是,苏韦达成了朱拉尼统一大业的第一步棋,在朱拉尼的命令下,叙新政府军于13日夜突入苏韦达边境,并迅速向西北方向推进。
不到24小时惠红网,马兹拉镇、塔拉镇两座战略重镇即被攻占,德鲁兹民兵尊严者运动的总部也在一片混战中被端掉。
这场突袭式推进,令德鲁兹武装措手不及,以色列这下也坐不住了,14日紧急起飞多架战机,在无人机协助下,对正在向苏韦达集结的叙军坦克纵队,发动精确打击。
首轮打击中,1辆T-72指挥型坦克被炸毁,4辆通信和油料运输车也随之爆炸,以军行动之迅速、打击之精准,令人咋舌。
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随后公开表态,这是对叙利亚新政府的严厉警告,不允许德鲁兹人受到伤害。
可令人疑惑的是,德鲁兹人为何能成为以色列的心头肉?
原来,这个占叙利亚人口不足3%的少数民族,长期盘踞在叙南关键资源区,与以色列在能源、情报和军事方面早有合作。
更重要的是,德鲁兹人控制的区域,正好位于以色列与黎巴嫩之间的什叶派走廊节点位置。
若叙军彻底掌控苏韦达,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的包围圈将出现裂缝,这才是以色列不惜动用空军的真正动因。
与此同时,美国也在东部悄然出手,有消息称,7月14日,美军对代尔祖尔省一处民宅发动空袭。
该区域是叙利亚主要产油区,也是美军非法驻军的重地,虽然美方并未回应,但外界普遍怀疑,这是一次针对伊朗支持者的斩首行动。
美国、以色列双线出击惠红网,叙利亚腹背受敌,而朱拉尼却没有后退的打算。
14日上午,朱拉尼召开紧急军事会议,决定继续向苏韦达增兵,到下午,叙新政府军已在苏韦达周边集结了9个番号的正规部队,誓要彻底解除德鲁兹武装。
作为朱拉尼政府背后的主要支持者,土耳其安卡拉方面不仅提供装备援助,还直接派出土耳其军团参与行动。
据悉,土耳其使用大巴车昼夜不息地运送兵力至南部前线,土军成建制部队已在叙军编制中落户。
叙利亚,俨然已成为土耳其与以色列的代理人战场。
两国在苏韦达暗中较量,背后还有伊朗的影子,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日前曾在撤离过程中受伤,德黑兰方面指责以色列策划了暗杀行动,并放出狠话,以色列必须为此事付出代价。
虽然伊朗尚未直接介入苏韦达战局,但中东局势早已山雨欲来,而曾是叙利亚最强外援的俄罗斯,此刻却选择了沉默。
俄外交部副部长韦尔希宁表示,俄罗斯正在与叙当局就军事基地问题保持磋商,话虽客气,但已能听出莫斯科正在权衡去留,如果失去叙利亚,俄罗斯将在中东的影响力进一步被削弱。
整个中东,仿佛一张正在紧绷的弓弦,苏韦达就是那根箭矢的起点。
直到7月15日,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布声明,严正要求叙政府立即停止对德鲁兹人的军事行动,以色列的立场已经清晰明了:德鲁兹人,不能碰;苏韦达,不能进。
而朱拉尼显然也不是坐江山的料,虽然手握兵权,但内忧外患、左右为难,一方面要讨好土耳其以换取生存空间,另一方面又必须维持对美国与以色列的表面服从以求承认。
这一来二去,叙利亚的主权形同虚设,国家被肢解,军队只能在自家国土上偷偷摸摸地调动。
更讽刺的是,叙军在自家领土移动,竟然还要看以色列脸色。
这场苏韦达之战,远不止于一场内战,它昭示着中东格局的新一轮洗牌,以色列在南部构建缓冲区,土耳其在北部扶持代理人,美国则在东部控制油田和情报要道,叙利亚早已成为棋盘,而非棋手。
眼下,朱拉尼是否还有底牌?土耳其是否准备与以色列正面对抗?这些问题,短期内恐怕不会有答案。
但可以肯定的是,叙利亚的战火不会很快熄灭,而南部的硝烟,只是中东乱局的一个缩影。
信息来源:
2025-07-16 10:54·环球时报 以军轰炸叙政权坦克车队
2025-07-16 06:57·环球网 以军轰炸叙政权坦克车队,叙方要求他国不得“干涉叙利亚内政”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